3月24日A股早盘呈现震荡调整格局,三大指数集体收跌,市场情绪依旧疲弱股票配资申请,科技题材集体退潮。
当前,市场进入“四月决断”前的整固窗口,业绩验证背景下,科技主线浮盈兑现压力与外部政策扰动共振,促使资金转向更具防御属性的周期与消费板块。短期缺乏外力刺激的情况下,上述趋势有望延续,投资者应降低预期。
着眼于中期,择机把握科技风格调整后的逢低布局机会。
图为医护人员在“流动村卫生室”为村民测血压。杨静摄
截至午间收盘,上证指数下跌0.25%,深成指跌0.38%,创业板指跌0.4%。市场交投情绪趋冷,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缩量至8731亿元,较前一交易日减少875亿元。个股呈现普跌态势,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飘绿,仅旅游、周期股等局部板块逆势活跃。
盘面上,(1)受海外地缘局势扰动及通胀预期升温影响,有色金属板块逆势走强,北方铜业强势封板,贵金属、磷化工等上游资源品同步拉升。(2)旅游出行板块延续复苏逻辑,峨眉山A涨停带动板块热度。(3)传媒板块盘中异动,读客文化涨停激活部分低位题材股。(4)银行板块作为防御性品种表现稳健,对沪指形成一定支撑。
与此同时,前期热门的科技题材集体退潮,(1)机器人概念股加速回调,襄阳轴承等多股触及跌停;(2)算力板块遭遇资金抛售,大位科技等高位股大幅下挫;(3)脑机接口、军工装备等主题亦显著承压。
行业层面,有色金属(0.97%)、家用电器(0.66%)、银行、煤炭逆势收涨;国防军工(-2.56%)、计算机(-2.51%)、纺织服饰、机械设备、房地产等均跌超1.9%。
近5日行情看股票配资申请,家用电器(1.17%)、公用事业(0.47%)、钢铁、银行、有色金属、煤炭涨幅靠前;计算机(-7.56%)、传媒(-5.59%)、商贸零售、通信等均跌超5%。